泉州特色小吃——石花膏发表时间:2022-07-25 21:18来源:闽南网 泉州小吃制作技艺(泉州石花膏),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传统技艺,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早在明代以前,沿海的闽南人就熟练掌握了熬制、凝冻、食用“石花菜”的方法,后来逐渐衍化形成“石花膏”的制作技艺。“秉正石花膏”始于清光绪末年。石花膏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丁秉正在对石花草的浸泡工序中,采用“六晒六泡”的技艺特点,使做出来的石花膏外观晶莹清澈,口感脆嫩爽滑、富有弹性,食之清凉润肺、解暑去燥。 2012年4月,秉泉州石花膏制作技艺入选泉州市鲤城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13年,泉州石花膏制作技艺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6年,规范项目名称为“泉州小吃制作技艺(泉州石花膏)”,项目编号:Ⅷ-28。 石花膏的主要原料石花菜,是生长在台湾海峡中潮或低潮带礁石上的一种食用海藻,藻体平卧,为不规则的叉状分支,形状看上去也颇似珊瑚,很雅观。石花膏为纯手工制作,先以大锅熬制石花草,后用纱布过滤,冷却后自然凝固像果冻,透亮清澈,食用时可加入蜜水、糖水。天热食之可清凉降火气。 石花膏已从一道普通的小吃,演变成老泉州记忆的标签。来来往往的食客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不乏有海外华侨回乡后来喝上一碗,回味儿时的记忆,品一下家乡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