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 | 文旅融合,让古村活起来发表时间:2022-06-30 10:37来源:“婺源篁岭晒秋”微信公众号 江西婺源篁岭村,有过历史的辉煌,而后沉寂为古徽州繁星般古村落的普通一员。随着2009年开始的以独特地域文化、古徽州文化、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篁岭破茧化蝶,一跃成为国内备受关注的乡村旅游热点,成为江西省首批休闲文化旅游示范点、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化重点项目。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连续2年(2020年、2021年)荣获江西省文化企业20强。 融入自然,触摸历史,体验乡村,感悟乡愁,成为每一个走进篁岭的人深切感受。文化的力量在这里彰显,文旅融合的魅力在这里充分释放。 “地无三尺平”的独特地貌,造就了篁岭村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隐居生活。村民从祖辈起就有用竹簟在屋顶晒架上晾晒农作物的习俗,春晒笋干、夏晒果蔬、秋晒作物、冬晒乡俗,一年四季延绵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排布,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五彩缤纷丰收成果的组合,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变化,建筑与竹簟的方圆对比,成就了一幅幅民俗风情杰作——篁岭晒秋。 晒秋是篁岭宝贵的人文景观。篁岭紧紧抓住这一独特性,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创新方式,使篁岭晒秋成热门的乡村文旅产品。如今,晒秋已成为一项游客参与互动的常态项目,一种文化体验,一种精神产品。游客来篁岭可以看晒秋,拍晒秋,可以住下来体验晒秋,和晒秋大妈们一起在田园采摘,在晒工坊切制,在晒匾中晒出自己的“图腾”,在古民居的回廊上体验“朝晒暮收”、晒台“话桑麻”的田园生活,体验竞“晒”的农家乐趣。 篁岭挖掘打造的是具有徽州代表性的“村落文化”。村落文化主要体现在建筑文化、街巷文化、水口文化、楹联文化、民俗文化等。篁岭村整体形态以自然山川地势为依托,呈山环水抱之势。北依山体,藏风聚水;南望河谷山峦,气象万千,是我国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的典范。村庄百余栋徽派古民居沿着“三街九巷”挨挤错落排布,形成山寨式村落。 篁岭通过“婺源三雕”手工艺人的“精雕细刻”、“修旧如旧”,通过大胆的“乾坤大挪移”——异地搬迁保护,使得许多古建再次附着了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在篁岭延续生命,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篁岭有价值的古建不胜枚举,有罕见的四层木构徽派古建——众屋,有“怡心堂”、“慎德堂”、“培德堂”、“树和堂”、客馆、官厅、绣楼等,各具特色,都是徽派古建的典型代表,是活脱脱的一座徽派古建博物馆。 古祠堂已不仅仅是一座祠堂了,这里成了婺源民俗展览馆,对徽州婺源的生辰、嫁娶等风俗、生活生产用具、传统服饰等作了充分展示。置身其中,会被翔实的图文解说、丰富的古董实物吸引,不知不觉地接受一个婺源人生而成长的“洗礼”。 书院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兴盛传承、后继有人的使命。徽州人家从不吝啬教育的投入。篁岭竹山书院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之一,“仁、义、礼、信”、朱子家训的思想穿越千年时空,依旧在这里回响。 巍巍屹立在村口的牌坊,茂密的红豆杉水口林,古朴的石拱桥、五显庙,共同彰显徽州古村落水文化。 给古建等静态的文化符号赋予动态的民俗文化活动,篁岭的文化才是活灵活现的。 婺源是朱熹故里,是书乡,传统民俗文化很好地延续至今。婺源徽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婺源傩舞历史悠久,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婺源茶艺,体现了婺源人“敬、和、俭、静”的儒家文化内涵;正月的舞龙灯,祈年寄福,每年必至;每逢节日节气,过节的沿袭下来的仪式感必不可少……传统手工艺,如砚石、木竹雕刻,农村的土布、小孩围兜虎头鞋、姑娘头巾、布鞋,还有婺源美食如蒸汽糕、清明果、灰汁果等无不体现了别具一格的婺源特色。 篁岭集结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与手工艺者,在篁岭街巷,各个家庭作坊里制作传授绝活,如木艺、竹编、婺源吃货等,让消费群体参与民间小吃及手工艺品制作的全过程。在篁岭晒工坊,打麻籽、做米脆是每天固定上演的体验项目,游客乐在其中。 入宿篁岭,夜晚丰富多彩,乡村小舞台节目不断。 每年还会举办乡村过大年、篁岭花朝节、晒秋文化节等活动,轮番启幕。篁岭是个大舞台,各种活动与节庆精彩纷呈。茶艺、傩舞、龙灯、徽剧、抬阁这些散落婺源乡间的“民俗风情故事片段”,在这里聚合成“婺源民俗文化大餐”,持续上演。 篁岭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围绕乡景、乡俗、乡趣、乡味进行产品塑造。“发掘文化底蕴、传承文化脉络”,打造多处沉浸式乡村生活体验点。传承与还原过去年代的场景,以村民的生产、生活为内容,手工作坊等承载方式,让游客感觉回到了记忆中的时光,唤起怀旧情怀,引起情感共鸣,寻找到内心的那一缕乡愁。 如今,六顺堂、五桂堂已成为游客深度体验和了解80、90年代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一项常态项目。游客充分融入民俗体验的情境中,感受本土人文精神,民俗民风的独特魅力。 篁岭的乡村景观,一年四季呈现不同风韵。篁岭一带有着大面积的经典田园风光,是一幅幅韵味无穷的水墨画,它是美术、摄影、影视等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篁岭是江西省首届微电影节拍摄基地,《欢乐颂2》《微暗之为》《左轮手枪》《九天玄鸟》《白里夜刀》等多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青春环游记》、《宝贝有戏》、央视《秋季音乐会》等综艺与文化专题片在篁岭拍摄。北京电影学院在篁岭设立“北影驿站”,篁岭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实习与拍摄创作之地。 在文旅融合的今天,旅游更需要文化创意的赋能。篁岭景区将不断秉持“因地制宜、大胆尝试,追求极致”的创新文化,让篁岭古村始终迸发出勃勃生机! /旅行小贴士/#关于交通 飞机:婺源县周边有黄山、景德镇、三清山都有机场,可以乘坐飞机到达周边机场后转高铁到达婺源; 高铁:许多城市都有直达婺源的高铁,如果无法直达,可以考虑坐火车到上饶、南昌或者景德镇站,然后转车到婺源站; 大巴:婺源新汽车站、婺源高铁站均有直达篁岭景区的旅游大巴,班车时间:7:30—17:00,约每隔15分钟一趟,票价:约20元/人; 自驾:导航篁岭景区,在江湾高速路口下,根据导航行驶,大概二十分钟到达篁岭景区游客中心,景区内有免费停车场。 #景区门票篁岭门票+索道:145元/人 上一篇面线糊
|